24日晚,山东省作协副主席、烟台市作协主席王秀梅应邀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“一步之遥与无尽之远”的文学讲座。王秀梅结合其长篇纪实文学《渤海传》的创作经历,讲述了历时一年、九次行走渤海沿岸的艰辛与收获。她以大量实地拍摄的图片和视频,生动展现了渤海的壮美自然与人文景观,并强调“行走”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——只有亲历现场,才能突破书斋局限,拓宽地理图景与文学视野。讲座由常务副院长周新顺主持。

王秀梅提到,创作《渤海传》是她20年写作生涯中面临的巨大挑战,为了响应“三山两海”的创作政策,她实地考察辽河口湿地、黄渤海分界线等地,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素材,更重塑了对文学空间、视角与情感表达的认知。她鼓励年轻学子“多走出去看世界”,在行走中感受自然的宏大与生命的真实,为创作注入更深厚的底蕴。
讲座互动环节,王秀梅还就投稿经验、“海洋文学”定义等问题与师生展开交流,现场气氛热烈。本次讲座为学子提供了文学与地理、实践与思考交融的独特视角,引发深刻的共鸣。
(文/崔梦雅 图/初金点)
【附】王秀梅,山东省作协副主席,烟台市作协主席。发表、出版作品九百余万字。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《我们海上见》《大雪》《一九三八年的铁》《航海家归来》、小说集《去槐花洲》《父亲的桥》、长篇纪实文学《渤海传》、长篇童话《魔术师的荣耀》等三十余部。中短篇小说散见于《人民文学》《当代》《十月》等刊,多次被《中篇小说选刊》《小说选刊》《小说月报》等转载,多次入选各种年度选本、榜单、中国好书、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名录等。曾获《中篇小说选刊》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、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、山东省泰山文艺奖、齐鲁文学奖等奖。有作品被译为英、希腊等文字。